中国记忆项目蚕丝织绣专题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周双喜访谈 (一)
我叫周双喜
是云锦项目的国家级传承人
我出生于1955年7月份
7月12号
今年是虚岁是58岁
快奔六了
干云锦呢
18岁就开始干了
干到现在呢
基本上是41年
今年是41年
一直从事工作中间没间断过
没间断过
那么就是干了这么多年呢
确实也丢不掉了
也不可能再丢掉
这一辈子看来就是
跟云锦已经不可能再分开了
我初中的时候就给搞到南京东郊
就叫湖山煤矿
作为煤矿的后备人才培养
所以我高中上的是矿校
就是煤矿学校
当时给我们的待遇是什么
就是半军事化
就是那时候当兵的12块钱补贴
我们能享受6块
衣服可以不戴领章帽徽
但可以穿军服
人家部队淘汰的旧军服我们穿
当时他施行的像部队一样
学生嘛都是小
待了两年
待了两年以后
因为我们前边有一批是老三界的
也是煤矿的
他们毕业以后都分到各个大煤矿
就是东郊
我们作为第二批
后来到了1971年的时候
就发现这个煤没有开采价值
而且把青山绿水都给破坏掉了
我们这些人就开始返城
正好高中毕业了嘛返城
返城回来就坐家里面等着分配
没有挑选工作的这种权利
街道就是分配
一分就分到云锦
当时一听说研究所蛮开心的
什么研究所先不管
先到研究所
就这样就来了
然后分到这个研究所里面来
就叫云锦研究所
你跟别人讲
人家问你在什么地方工作
你说云锦研究所人家听不懂
以为叫冶金研究所
讲了半天费了半天劲
最后没办法讲
后来知道了
就是说过去是给皇帝织龙袍的
哦人家知道了
给皇帝织龙袍的
但是只能这么说
人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所以说当时了解云锦的人很少
包括我根本就一点印象都没有
当时我们那个车间里面
一共有六七位老师傅
都是七十多岁
我的师父呢
他比较老实
他老实呢
就说有时候我们说他老实
别的老师傅说他不老实
为什么啊他就是嘴不会说
他做小生意肚子里面一肚子账
就是没文化
这一批老师傅都没文化
你叫他拿工资签名
他签不出来
拿个手按个手印就这样
但是他们过去学徒的时候
他们的方法就是什么
就是什么东西把它记到肚子里面
所以说我们讲云锦那时候
叫口传心授
他是没办法
因为他要把这种东西
要记到肚子里面
记到肚子里面
复杂的东西他要把它搞简单化
编成各种各样口诀记到肚子里面
我师父姓顾
叫顾惠源
这个师父话不多
但是他肚子里面有一些小账
包括我们现在机台装造
怎么分布得匀均
他肚子里边很有数
两个六一个七
三个六一个五
你看着他讲
按照他的方法去做
基本上差不了多少
基本上能达到
百分之九十七九十八
分布得很匀均
这就是肚子里面的账
他也不教你
就是说最后他看你能行
那么你就正式跟他学
学了以后就是什么
就是打结什么什么
实际打结很好打
很容易打
像我一打就会了
但是他非要教你那个架势
磨你
主要干云锦的活就是看耐性
活蹦活跳的小伙子
非要把你磨的
坐在这个地方能坐得住
因为我比较老实
有些事情师父说什么
我不怎么跟他
然后就是说我是踏踏实实的
一天下来多少任务
我是一丝不苟地完成
他们有的人会
就是找借口
找借口就是这样
但是我这个师父呢
我觉得我跟他这么多年
他最欣赏我的地方
就是我老实
当时给我们讲就是学徒
学这个云锦
三年满师
因为这个活好多年轻人不愿意干
为了鼓励我们
叫我们学下来
就规定我们
你们三年满师
但是你们两年就可以拿满师的钱
我是真的讲起来
我真的是三年以后
我才下来学织造
在上面提花
当时我记得文化大革命时候
因为这种好多都是四旧的东西
不能织
我就织的第一幅云锦的作品
我记得是什么人创作的
一幅叫毛竹
国画
幅国画上面全是毛竹
毛竹全是石块块
你要全部兜起来的没有漏下去的
而且那个门幅有那么宽
那个时候一般年轻人上去
拽一个多小时以后他就拽不动了
而我能从上午
早晨上去一直拽到吃中饭下来
因为我力气比较大
老师傅就喜欢
那幅作品
现在这个东西呢
好像是不是在档案馆现在很难讲
第一幅就这个东西
那时因为我力气大
而且我能吃苦
包括我们后面武松打虎什么那种
老师傅织我在上面提花
我比较熟练能配合好
老师傅都喜欢
干什么好的活
叫我在上面配合他
因为我能跟上呀
所以真正后来
他就认为我干得比较好
我三年以后下来他教我织造
我们那时候学徒的时候
周围的环境都是很差的
那个土坑里面蚊子夏天
干这个活过去有一个叫
有一个顺口溜叫什么
叫做讲这个人
前生打爹骂娘不做好事
今生落到机房
冬天不能烤火
夏天不能乘凉
这是老人传下来的顺口溜
就是很苦
就说你这个人到了这个地方
你这个人前辈子没做过好事
今生就让你吃苦了
显然讲的是很悲凉
但是确实是这么回事
条件太差
现在好了你看空调
里面也没蚊子也没什么
我们那个时候就没有
夏天光个膀子
毛巾搭在身上
汗还不能滴到上面
冬天那个手
又没烤火
手上抓那个铁梭子冰凉的
然后都是手上生冻疮
我是学了10年徒
千了10年以后
1983年我就正好
国家有一个复制定陵文物
就是丝织文物的计划
当时国家拨了30万试验经费
叫我们复制一批定陵出土的文物
当时30万什么概念
就是现在目前看到的
研究所的两栋楼
一栋楼两栋楼
就是用那个钱征收了一块地皮
盖了这么一个基地
现在这个地方就是基础
我就开始担任织定陵龙袍的任务
我的第一件龙袍就是
陈列馆展出的那个
满缎的那个黄龙袍
当时织这个龙袍的时候
我夫人刚生小孩
刚生我家女儿
所以我想这些东西
跟我女儿年龄一样大
同时出生的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
我还超额完成任务
所里奖励给我900块钱
开心得不得了
那个900块不得了
900块把我结婚时候
所有的债都还清了
然后还给夫人买了一个电风扇
夏天因为没有电风扇
买了个电风扇吹了一下
顿时感觉
哎呀无债一身轻
劳动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我觉得这是一个转折
确实是一个转折
云锦的事业呢有了
试验的这个项目
从无到有
有了这么一块地方
而我又是干了织一件龙袍
我孩子包括家庭
大家都好像翻了一个身
所以这是一个起点
我们讲这个设计师
过去的设计师
他设计这个图案
他都跟这种艺人在一起
沟通得比较多
他渐渐总结出来了
因为云锦这个设计这个图案
一定要有它的工艺特点
不是随便拿一幅画来
它就能织成云锦
它有它的云锦的要求
云锦要求什么
要求这个色彩层次要分明
你画的布局呢
要合理要很匀均
我们叫均空均齐
它有一个这种说法
就是空的地方和画的地方要很匀
色彩要分明
才能织出好的云锦
我干了一辈子
虽然我画画不如设计师画得好
那么在工艺上面
我可以给他画的人给他建议
你这个地方应该怎么搞怎么搞
我可以给他建议
然后呢
我可以用我的工艺把你
这个画师的一些缺点
甚至于给你弥补
这是互相的
因为有一个二次创造的过程
这就是我觉得
一个就是要观念上面要统
还有政府要把脉
这个东西不能任其发展
当时申遗的时候
政府推了一下上去了
那么推上去以后就不能不管了
这个东西我推完了就不管
到最后实际上讲的实在话
传统工艺怎么传承下去
我觉得就是
既然评成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觉得大家都来
要关心做这个事
要使它更好地传承下去
说句实在话还要感谢申遗
这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也就是没有几年时间
以前不知道
都是放到工艺美术这个范围里面
那么工艺美术就是
你慢慢就是什么职称
高级工艺美术师
这些东西它倒名气不是很大
就是这几年就是申遗
随着申遗
我们国家对文化遗产的这个重视
然后也有了非遗这一说
然后确实搞了不少这个非遗
慢慢知名度比较高
人的待遇也提高了
所以说就是又被评为
国家级传承人
而且现在呢国家也比较重视这个
所以慢慢慢慢
被人所认识
总的一句话还是就是
国家强了以后
我们这些做手艺的人
才有一定的地位
如果国家经济不发展
这个东西做了几十年
默默无闻的人太多
摄制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组
版权所有
国家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