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汶川地震北川心理辅导站记录

汶川地震北川心理辅导站记录

自建

2012年5月,在汶川地震四周年之际,中国记忆项目组对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援助北川工作站、中科博爱北川社会服务发展中心举办的心理援助公益活动进行了影像记录,并对9名志愿者进行了口述史访问,总时长约14小时。

由此进入
中国战“疫”记忆库口述史

中国战“疫”记忆库口述史

自建 捐赠

2020年4月22日,国家图书馆启动中国战“疫”记忆库项目,向全社会征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题的文献资源。中国记忆项目中心负责其中的口述史部分。

由此进入
大漆髹饰

大漆髹饰

自建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国家,漆与丝一样,是中国人的独特创造。漆这种传递着中国历史文化质感和温度的良美材质,深刻影响了人类日常生活,也是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国家,漆与丝一样,是中国人的独特创造。漆这种传递着中国历史文化质感和温度的良美材质,深刻影响了人类日常生活,也是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
许慎《说文解字》解释:"桼,木汁可以髹物,象形,桼如水滴而下,凡桼之属皆从桼。"……

由此进入
视障领域代表性人物

视障领域代表性人物

共建

2021年,中国记忆项目与中国盲人协会、中国盲文图书馆共同策划了“视障领域代表性人物专题”资源共建共享项目,首批开展了著名盲人二胡演奏家、教育家甘柏林先生和《中国盲童文学》主编、教育家徐白仑先生的口述史采集工作。

由此进入
国图馆员故事

国图馆员故事

自建

2003年,国家图书馆启动国图馆员故事项目,到2012年继续拓展和扩大国图馆员的访问范围。二十余年间,共有47位老馆员及9位馆员亲属接受访问,共累积200余小时、100多万字的口述文献。

由此进入
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

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

自建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近百名国际革命先驱的后代先后在苏联的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学习成长,其中有超过100位中国儿童。2013年是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成立80周年,曾经在那里生活学习的300名学生回到儿童院旧址,参加了纪念活动。

由此进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