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视频

我是就是说从很小就喜欢美术

从小特别喜欢年画

就是家里边每年过节

那时候都要挂年画

从喜欢看

到喜欢去临摹去画它

就是在上小学的时候

就已经是就可以自己随便地画了

经常是在这个书本上的

书上的空白页

用那时候的红蓝铅笔

画很多这样的小人

那时候还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

就说我不爱护这个书

等到稍稍大一点呢

就是因为有一表哥

他是喜欢画画的

他是画素描用碳素笔

因为也受他一些影响

所以说进而就把自己的这种爱好

就给越来越坚持下来了

而能够进入到工艺美术这行业来

我是受了一次

就是等于受了一次

这种宣传的这种

接受了这种宣传吧

就是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

看到了就是看电影

在电影前边有一个科教片

这科教片介绍的是

北京的象牙雕刻

当时看了这个象牙雕刻之后呢

特别喜欢

特别感兴趣

觉得雕刻的那个

在那么洁白的象牙上

雕刻出来那么丰富

那么美的那些仕女人

羡慕极了

当时就觉得

就是说我如果要能够

将来长大了

要从事这个行业

我觉得是一个

特别特别幸福的事情

初中毕业之后

听到这个

知道北京工艺美术学校招生

而且有象牙专业

就特别高兴

就等于就报考了

这个工艺美术学校

在学校里边是这样

因为我们当时有半工半读

有校办工厂

我们应该是从一年级开始

就有在工厂里边实习的这种条件

当时是象牙雕刻厂的师傅

有凿活的有铲活的师傅

在这里边亲自教授我们

所以基本上

就把整个就是

象牙雕刻的最基本的

凿铲磨的这种工序

应该说全学到了

在1967年的时候

我们等于是要搞毕业创作

我的一件作品是

就是创作是欧阳海之歌

当时欧阳海是一个

那时候的一个英雄解放军战士

他为了救这个

整列火车的这种安全

他不惜牺牲个人生命

把那个就是阻隔在

这个铁轨上的一匹马给推出去

最后他自己牺牲了生命了

所以我当时表现的是这个主题

应该说是这件作品已经凿

还没有凿完已经凿了一半了

就赶上文革开始

那么这个就搁浅了

1968年以后

1968年的6月份

我们等于在学校待了五年

是我们就分配到了

北京工艺美术厂

我当时进到北京工艺美术厂

实际上是特别想进入

那个象牙雕刻的车间

因为觉得自己已经有了

这个基础了

而且这个也是我多年的梦想

特别想进入那个

但是当时的时候

象牙车间已经分进去

我们美校的很多人

而那个雕漆车间

就是没有新人进入

所以厂子领导

加上车间的领导就一致地

就把我安排到了

这个雕漆车间

因为我过去可以说

从来没有见过雕漆

不知道雕漆是什么样子

后来一看到雕漆整个是

红红的一片

而且是浮雕

特别不喜欢

觉得它和象牙雕刻没法比

因此当时也曾经跟领导提

就说我既然已经学的是

象牙雕刻的专业

而且也具备初步的技能

我能不能到象牙去

得到的答复是

安心工作

不能够随便的调动

所以无奈没有办法

那就在雕漆车间就待下来了

心里边是非常的就是

很难过很痛苦

因为就是刚刚走向社会

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但是也无可奈何

师傅挺好的对我

师傅就说

其实到哪里边都能出成绩

你要是在雕漆好好地干下去

也能够做得很好

而且你不是学过象牙雕刻吗

象牙雕刻主要是以人物为主

象牙雕刻的人物

那么漂亮那么美

应该说是比雕漆的那就是好多了

所以如果你能够

要是在雕漆上

用象牙雕刻的手法

改良一下雕漆的这种人物的表现

说这不是

应该是一个挺好的事情

我当时也是出于这种无奈

而且觉得也可以按照

既然是这样可以按照

自己的兴趣去试一试

所以说呢就同意了

宋代的雕漆呢

应该说是它最大的成就是剔犀

宋代剔犀的雕漆

它的整个从图案处理上

从它雕刻手法上

它的那种圆润

那种力度张力特别强

非常好非常规矩

它也有一些个就是花卉人物的

这些个图案

都是以自然风景来作为表现的

宋代雕漆到现在留下的很少

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北宋的时候

雕漆应该也是以宫廷使用为主的

但是那时候等到

宋代它的经济力量

有些没落的时候

雕漆作品就

从宫廷里边流向了市场

就是市面上来

最后被一般的人发现

它有金胎做的这种雕漆作品

所以把雕漆很多都给砸毁了

他为了要里边的金

而破坏了外边的漆

所以宋代的

就是应该说北宋的漆器作品

到现在我们见到的比较少

等到后来的时候呢

宋代到南宋的时候

一般的用木胎就比较多了

所以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一些

雕漆作品

宋代南宋的时候比较多

而且都是木胎的

宋代雕漆它的特点呢

是应该说以自然的花卉和

人物风景为主的

雕刻的也都是非常精细的

但是雕漆应该说

它在历史上比较辉煌的时候

应该是元代

因为到了元代的时候

出现了几个非常有名的艺人

像张成杨茂

他们的一些个雕刻手法等于是

引领了一个时代的这种风格吧

他们的雕刻手法基本都是

非常厚的漆

雕刻非常深峻

打磨得非常到位

那时候应该是元代

雕漆的风格

是以磨退非常到位

为它很主要的一个方面

应该它是雕一磨二

就是雕刻一天的功夫

磨要磨两天

所以它的整个的感觉是

珠光玉润的

非常漂亮

元末明初的时候

这些个艺人

就是被请到宫廷里边来

就是他们的后代

被请到宫里边来

就形成了明代宫廷的

这种雕漆的特点

明代的雕漆

它是继承了元代这种雕漆的特点

也是比较圆润的

就是比较讲究大枝大叶

不是非常精细

到了清代之后

由于可能是

皇帝统治阶级的这种品位改变

所以雕漆就从这种

比较圆润饱满的风格

变成了非常精雕细刻的

就是所有的

没有一个比较大的亮面

就是所有地方全都雕刻纹样

就是越来越精细

这是清代雕刻的特点

到清末的时候呢

雕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吧

由于政局情况

由于国力的经济发展的情况

它就越来越衰退了

据说是到了

慈禧太后过生日的时候

想需要一批雕漆作品

等到想需要这些东西

再去到民间去查访这些个艺人

已经没有了

所以到清末的时候

雕漆已经完全就是消失了

我们北京的雕漆

应该是从清末民初的时候

由于当时清朝的有一些个

就是有一个官员吧

在宫里边拿出来一个

就是一些被损毁的一些雕漆作品

想到市面上去让人去修复

结果找了找遍京城

也没有可以修复这个的东西

最后是找到了几个漆器的

做这个就是画漆漆工

做漆工的人

找到他们之后

这是肖乐安

这个肖乐安这个人

也是比较有头脑比较聪明

他觉得这个是一个商机

如果可能把这个修好了之后

就会有大量的雕漆作品由他来修

所以说他就把这个任务接下来了

接下来之后

因为他本身不是搞雕刻的工人

他只是一个漆工

他就把这个

就是说这个作品

因为它是已经毁损的

经过给它解部

结果研究

最后给修成了

修成了之后

得到了很丰厚的报酬

这样就激发起

他的这种要生产雕漆的这种想法

所以说这实际上

就是北京雕漆的

这是最早的这个能够形成的

这么一个原由

因为这些个东西

最后拿到巴拿马的展览会上去

引起了轰动

这样的话雕漆才慢慢慢慢地

等于恢复起来了

但是肖乐安的那些

跟他的同门的师兄等于是

慢慢地都出去组成了自己的

这个作坊

所以呢雕漆后来就形成了

第二代第三代的这些个艺人

一直到解放前期

由于这个国内的战争频繁

所以这个雕漆

等于又销声匿迹了

等到解放以后

由于政府比较重视

这方面的这个工作

而且特别是漆

雕漆能够为国家换取外汇

在新中国建设的过程当中

可以起到一些个作用

所以说政府就组织了这些艺人

多已经散落在各自的这种

就是有的是拉洋车

有的是做小生意

就把这些人组织起来

又成立了合作社

所以才慢慢慢慢地

成立了北京雕漆厂

这样又发展起来了

雕漆它是由于

它装饰的器型非常丰富

而每种器型

它都有不同的装饰手法

比如你像一个瓶子

它是有主要的地方

像在它的肚子上

最大面积的有一个大的开光

这里是一个它主要的图案

这里边你可以安排

你所要表现的风景

人物动物植物花卉

包括建筑都可以

而在其他的地方

你像比较不重要的地方

就像它的口径脖子

它的肩膀

它的这个就是足部

缩腰的地方

它都要求有不同的

符合这个器型

甚至符合内容的这些图案

所以它像勾连

像各种的

比如像可以安排一些

硬的拐子图案软的拐子图案

所以它是比较丰富我认为

它要求面面俱到

要求每个地方的图案

不但要互相呼应

而且非常工整非常对仗

所以说我觉得它

应该是比较丰富的

殷秀云

殷秀云口述史
收藏
点赞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