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视频

中国记忆项目我们的文字专题

第五批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傣绷文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尚三果口述史访谈

今天是2014年11月09日

我们在云南省临沧市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傣绷文的

省级的传承人

班底达长老

俗名尚三果

班底达长老

俗名尚三果

首先先请您作一下自我介绍

我是云南省耿马县孟定镇遮哈村

新贺岭寨人

我的俗名叫尚三果

出生于1975年1月8日

1987年12岁时

去下坝村滚乃寨当和尚

到1997年还俗回家4年

后来于公历2001年12月28日

又到滚乃佛寺披裂裟

升长老于芒汀佛寺

苏米达长老取给佛名班底达

到罕宏上寨佛寺当长老至今

然后我们就先简单地聊聊

您的个人经历

还有学习傣绷文的经历

您简单的说一说您的个人经历

从儿童时期到今年到现在

然后包括您的日常的一些生活

还有一些社会活动

我12岁时到滚乃佛寺

苏米达长老是教我绷文的老师

第一他先教给19个傣绷文声母

第二他教给我88个傣绷文韵母

第三他教给6个傣绷文声调

第四他教给我阅读和书写的知识

他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

是一个精通傣绷文知识的人

他又会教育学生徒弟

包括把我培养出来

他很热爱我们的傣族传统文化

佛教文化

要重视我们的傣族传统文化

以及佛教文化

特别是重视傣绷文的传承工作

他常对我们说要学以致用

用于书写记事记年记月记日

书写诗歌

典故等都可以

佛经民间故事

他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

您讲一讲在罕宏佛寺

然后针对的都是一些什么人群

居住在罕宏上寨佛寺至今

我一直听从建议

我老师苏米达长老的建议

我也得以能够教导我的徒弟

另外我还办傣绷文识字培训班

每年在寨子里举办一两期

教授的时间通常是晚上

利用关门节到开门节的农闲时间

如果他们自天有时间也会教他们

教学用的课本

是借用德宏短豆芽体的课本

之后就可以使用了

至于谁学得快谁学得慢

那就得看自己个人的能力了

但大多数人还是能学得会

基本情况就是这样

因为我们在其他佛寺里面

没有见过就是有长老

亲自去编定这种教材的情况

您是我们见到的唯一一个

所以我们很钦佩您的这种举动

然后希望您能详细地

为什么要编定这些教材

然后您是怎么去做的

那么这是苏米达老师教导的

他说只有我们掌握傣绷文的知识

才能传承傣族的历史传统文化

苏米达老师说如果傣文字遗失了

傣语就会消失

如果傣语消失了

那我们的历史传统文化就会消失

从而傣民族也会消失

我听从他的教导

经过一番思考以后

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弘扬

傣族传统文化

要怎么去传承弘扬

我也思考了好久

所以我才来编定傣绷文教材

用于传授更多的傣族学生

经文里的知识让我们懂得了

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道理

我编定教材借鉴德宏老傣文的教材

结合傣绷文的实际编定而成

自从2006年我开始使用电脑

教材的内容是

知道傣绷文的拼音语法

以后我还打算插入一些有关佛教

做人做事的道理

让他们明自这些道理

看到现在有很多傣族人

不懂文明礼貌变得蛮横

都是因为他们不懂傣文

他们也就不会明白

父母叮嘱的道理

我看到这样的情况之后

克服了很多困难

来编定傣绷文教材

让他们易懂多学

更多懂得书本上做人的道理

然后下一个问题是

他们都取得了怎么样的成绩

之前完全没有傣绷文基础的

然后通过您教的能达到什么程度

对傣绷文他们的掌握情况怎么样

我所教的学生

有一些学过汉字的

还有的是放暑假寒假回来的学生

还有寨子里的村民

他们来佛寺里面学习傣绷文的同时

一些佛教礼仪

还让他们懂得

一些佛教礼仪

还让他们懂得

文明礼貌

如果我坚持这样教导他们

他们就会意识到

有文化传统

小孩子就会明白这些道理

从小时候开始

如果我不坚持这样教他们

他们将会变得野蛮无知

不知道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

也不知道

傣民族将会衰退

这种情况

我预料到(将会出现)

就下定决心在克服困难的情况下

教导他们

这项工作做起来也挺困难

只有少部分人明白(傣文很重要)

大部分都不明白

在某些方面

大人和小孩

我都手把手地教授

做到如何教授他们才会更明白

如何教导才会严格听从学习

有时候大人都得这样教授

不过(困难)也没有关系

如果以后越来越多的人

都明白了这些道理

就会把我们的傣文化发扬光大

如果我们有决心的话

我经常在思考

这是一个繁忙的时代

也是一个时间非常紧凑的时代

我一番思考之后

成为比较好教学(的文字)

更深层次的是

如果我们会使用傣绷文

它就可以帮助我们记载和传承

我们傣族的历史

如果我们重新学习文

如果我们重新学习傣文

不丢弃傣文

它就能一直继承我们的语言文字

一切发扬光大

它就会把这

它就会把这一切发扬光大

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

他们就已经慢慢懂得记事的方法

利用石头刻木的方法

后来又发明了用竹子削成笔尖

在贝叶上刻字的方法

一直到了我们傣族先人掌握

造构皮纸技艺

是用一种叫做比笔草根

制成笔来在纸上书写至今

皮纸的制作方法

是从用一种构树皮剥下来

然后泡在水里

再拿去放在石板上用木锤捣浆后

反复洗涤几次晒干后就做成纸

而笔就是用比笔草根做成的

墨是怎么来的呢

在古代还没有墨的时候

制作墨的方法是

用烟火的灰

加以适当鱼胆汁熬制而成的

这些制作方法令我很崇拜

我们的祖先克服许多困难

把傣绷文传承至今

我们不应该把傣绷文给遗忘

他们把这一切传承得那么完整

我们不应该忘记

把傣绷文进行改革

让它以后更加完美和蒸蒸日上

(这个道理)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明白

同心协力把它传承下去

我今年被推荐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

推荐为省级的代表性传承人

请您简单讲一讲

傣族的迁徙发展的一个过程

还有傣绷文的一个

如果要讲述我们傣族文字的历史

可以讲述的真的是很多

在傣王召贺相时代

使用的是长豆芽体

之后又演变成为短豆芽体

这个时期是傣族地区

后来由于傣族社会动荡

产生出了立干允

之后又产生出了圆体傣文

也被叫为傣绷文

在这个时候

是傣王罕抗发统治的时代

他也是一位有见识的傣王

就寻找傣族地区著名的大长老

叫召念啦干皮啦

这位大长老培养出来的僧人

有一千多人

后来他把这一千多人分成两股

每一股有五百多人

第一股途经

版纳勐海勐呢勐连耿马孟定

到千玉布经传教

另外一股途经

勐苏勐密腊成这些地方

布经传教

最后才在千玉与另外一股人会合

和大长老召念啦干皮啦聚集起来

进行文字改革

思考如何改革我们的文字

才能更好的记载巴利文

他们就聚集在一起研究

他们说我们的傣文声母

只有十八十九个

使之产生出33个可以写

后来出现了圆体傣文和3个声调

大长老召雨及呀能大

这位长老也不简单

他知识渊博功德很高

他把傣语声调变为5个

在之后又变为6个声调

这6个声调算得上是

把文字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

思考如何才能让人们

学得更透彻更明白

这才产生了6个声调

这样的话谁来学习

谁来教授都可以

也传承至今

傣绷文从长豆芽体

发展到短豆芽体

又从短豆芽体演变到立干允

(傣绷文)

后来才发展到圆体傣文

改革至今它变得更加清晰简单

(瑞丽)

孟定的傣族是从勐卵

(瑞丽)

孟定的傣族是从勐卵

(瑞丽)

孟定的傣族是从勐卵

(瑞丽)

孟定的傣族是从勐卵

迁徙过来的

就来到孟定安家落户

部分人从孟定迁徙滚乃村

我们远离佛祖太长时间了

孟定就发生了一场大瘟疫

距离佛祖太远

就产生出这样的疾病

番思考后

老人们经过

番思考后

老人们经过

就请占卜师过来

去请来懂得佛理佛经的能人们

就在佛寺里布经传教

时间大约就在五六百年前

傣绷文就是这个时候传到孟定的

下面请您简单地讲一讲我们佛寺

在我们傣家生活当中的地位和作用

它主要传承哪些方面的传统

我们傣族信仰的是

南传上座部佛教

我们傣族信仰佛教也是很久了

在我们身体健康生活美满的时候

不会忘记我们的佛主

我们变得富有

也会想起要佛供佛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佛教

我们傣族村寨都要建有佛寺

因为佛寺既是佛教圣地

也是傣族孩子当和尚

学习佛教礼仪

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地方

又是傣族老人念经佛的地方

同时也是傣族举行文娱活动场所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佛寺

与其息息相关

在以前(家家户户)孩子有多

社会也不繁荣

文化娱乐活动都是在佛寺里进行

跳朵舞(马鹿舞)

关门节开门节等都很隆重

现在我们国家富强了

孩子也变少了

(每户)只能有两个孩子

国家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政策

他们接受了新文化

对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传承

意识淡薄了

想学习傣文的人也不多了

变成这样的情况

我对此也非常地担心

现在我们只能利用

他们放寒暑假期间或者农闲时间

给他们传授傣绷文知识

我们身为一名傣族

我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如果会(傣文)

也就能传承下去

许多孩子去学校学习汉字

不知道傣族传统

忘记传统

我看到了这样的情况

也为此很担心

我只能等着他们什么时候有时间

我就什么时候教他们

总比我坐视不管好得多

因为我不想看到

傣绷文这样慢慢地消失

还在坚持教学下去

现在就请您简单地讲一讲

我们傣绷文的典籍经书

整个保存和流传的过程

嗯以前听我老师苏米达长老讲过

嗯解放以前佛教文化都很繁荣

基本上没有受到破坏

而且那个时候孩子也多

(学习佛教的)学生和徒弟也很多

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期间

我们佛教文化受到毁灭性的破坏

傣绷文佛经典籍都被拿去焚烧掉

到了改革开放

恢复民族宗教政策以后

我们寻找和恢复绷文的典籍

我们寻找和恢复傣绷文的典籍

但是已经不能够恢复齐全了

很多典籍和经书

都是德高望重的长老们

凭借记忆重新抄写出来的

后来社会稳定了

我们也借鉴了

缅甸掸邦的傣族的典籍经书

因为我们都是一个民族

信仰相同

现在的典籍和经书

拿来佛寺里供奉7天之后

就拿回自己家里

还没有专门收藏经书典籍的地方

相信以后会有收藏的地方

我也想要有一个专门收藏的地方

佛经典籍有很多

听我老师说

总有总纲素有三部

玉捏有五部

啊皮塔嘛有七部

84000卷都是从总纲里分出来

至于什么时候能够全部都收集完

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做到的

基本情况就是这些

摄制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

版权所有

国家图书馆

尚三果

尚三果口述史
收藏
点赞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