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书
我国传统的文字学讲到汉字构造的时候常提到一个词——“六书”。那什么是“六书”呢?“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其中有关于周代教育“六艺”的内容,“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但是《周礼》并没有指明“六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后来东汉的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详细解释了“六书”:“《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今本作‘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但是古人对于“六书”的具体解释大同小异,不是很一致。到了清代以后,传统的语言学按照班固提出的顺序和许慎提出的名称,把“六书”归纳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
象形是一种很原始的造字方法。在创造文字的时候,人们首先看到周围的自然现象和事物,就按照这些事物的形象,画出一些最简单的图画和轮廓,于是像“日、月、山、水、人”等象形文字就创造出来了。(图1:象形字“人”“木”“日”“月”)
象形字“人”“木”“日”“月”
但是象形不完全等同于绘画,古人在创造象形字的时候,不是完全写实性地描绘,而是采取了写意的手法,只用了两三笔就把客观的实物描绘出来。最早的象形字看起来有点像图画,但后来随着汉字的演变,逐渐成了现在的字了。
指事
指事是一种用的很少的造字方法。古人在象形字不够用的时候,就发明了指事的文字。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一、二笔,或者是增添一个简单的符号来表示所要说的事,这就是指事的方法。比如,以“一”作为地平线,在上面加上一点,就代表了在地平线以上,这就是“上”这个字,同样的在“一”下面加一点就是“下”字了。再比如,我们有一个成语是“本末倒置”,这是怎么来的呢?“木”是一个象形字,在“木”字的下面画一个短横,就代表了树木下面的“根”,这就是“本”字;在“木”字的上面画一个长横,就代表了树梢,这就是“末”字,所以把“本”和“末”倒置,直接的意义是把树根和树梢的位置颠倒,就比喻分不清主次了。(图2:指事字“上”“下”)
指事字“上”“下”
会意
会意是把现成的字互相拼合起来,组成一个新的字。比如,把“止”和“戈”组合起来就组成了“武”字;把“人”和“言”组合起来就成为“信”字;把“刀”和“牛角”组合起来就是“解”字等等。(图3:会意字“武”)
会意字“武”
形声
形声是一种很常见的造字方法。用形声法造出来的字都是合体字,每个字至少由一个“声符”和一个“形符”组成。有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常常读“半边”,虽然不一定准确,但也大体不差,当然这只是玩笑,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形声字的特点。“形符”也叫“义符”,就是我们常说的“部首”(即“识字部首”,而非字典中的“检字部首”)。有了这个部首,通常我们就能够知道这个字属于哪一类的事物,比如“水”部的字,大体都是与水有关的事物。“声符”大多不能表现出这个字准确的读音,只是和其读音类似或者相近。我们以“河”字为例,其“义符”“氵”的意思是水,而其读音“hé”则接近声符“可”。(图4:形声字“河”)
形声字“河”
转注
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提到转注是“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老考是也”,这里对于转注的解释和字例都给人一种含混不清的感觉,所以语言学对转注的解释有很多,众说纷纭。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通释》中主张,转注字可以与形旁互训,比如“‘寿’、‘耋’、‘耄’、‘耆’可同谓之‘老’,而‘老’亦可同谓之‘耆’,往来皆通”。
假借
假借是借用同音的方法来记音,用这种方法并不能造出一个新的汉字来。当我们写字记录语言的时候,如果没有相当的字,就依据它的声音,找一个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来表示。比如,我们说发出一个号令,这个“令”字可以被借作县令的“令”,乌鸦的这个“乌”字,可以被借用作乌黑的“乌”。
音韵与训诂
汉字是形与音、义的统一体,汉字的形体结构和它所表示的语素的音和义紧密结合在一起。中国的语言学对汉字的读音和释义都有专门的研究,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音韵学与训诂学。
音韵学
对汉字读音的研究,有一个专门的学问是汉语音韵学,又称“声韵学”。汉语的音韵学从广义上来讲是对一切汉语语音的研究,包括古代汉语的语音、现代汉语的语音以及现代汉语方言的语音。
汉语自产生以来,就处在不断演变的进程中。语言学界把汉语的演化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上古时期、中古时期和近代时期。狭义的上古时期指的是先秦时期,广义的则包括了两汉、三国和西晋时期。中古时期指的是南北朝至北宋,特别提出来的是在南宋时期近代的一些语音特征已经出现。近代时期,狭义地讲就是元代及以后的明清时期。当然,语音的演变是渐进的,这个时期的语音特点,往往在上一个时期已经出现了萌芽,所以这种分期也不是绝对的。< /p>
汉语是单音节的语言,这是说汉语的语素基本上是单音节的。音节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现代汉语的音节一般是由多个语音成分构成的,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声母是汉语音节开头的成分,韵母是汉语音节声母后面的成分,声调是读音的高低和升降,汉语普通话有四个音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现代汉语有众多的方言,一般把现代汉语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以及粤方言。
训诂学
训诂学是旨在正确解释古书中的语言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训诂学偏重研究古书上的词义,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等现象。
那什么是“训诂”呢?我们先来分别解释这两个字的意思。“训”字在《说文·内部》中提到“训,说教也”,本义是劝导,引申出训释、解说的意思。“诂”字最开始用于汉代,《说文·言部》中提到“诂,训故言也”。“诂”用作名词,本义是古语,用作动词,就引申为解释古语了。“诂”也可以写作“故”,在汉代的典籍中多见“训故”,比如在《汉书·刘歆传》中就提到“初,《左氏传》多古字古言,学者传训故而已。”
为了说明不同的训诂方式,近现代的训诂学家归纳总结出一组术语,即形训、声训和义训。一般认为形训是通过分析汉字字形的方法来解释字义。汉代学者许慎的《说文解字》可以说是运用形训的经典之作。比如在《说文·八部》中提到:“分,别也。从刀从八,刀以分别物也”,就是说“分”这个字从字形上看很像用刀把一个物体切开分成两部分,所以是“分”可以解释为分别、分开。当然,形训这种方式有其局限性,可以用其解释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却不能用来解释形声字。(图5:篆体“分”)
篆体“分”
声训又称音训,是从词语的读音去解释词义,从而推究词的来源,这种方式最早起源在先秦时期。比如《论语·颜渊》中就提到“政者,正也”。义训是除了以上形训和声训之外,其他所有直接解释字词的训诂方式。义训最常见的方法是同义相训,比如《方言·卷十二》中提到“噬,食也”。除此之外,还有用下定义的方式来解释词义的。比如《说文·网部》“罩,捕鱼器也”,《方言·卷四》“无缘之衣谓之褴”,都是典型的例句。当然义训的方法还有很多,不胜枚举。综合来看,义训是以上这三种训诂方式中使用最广泛的。
通用字 古今字 异体字
文字学上的“通用”,指的是不同的字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相互替代。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可以通用的字就是“通用字”,具体包括同音通用、同义通用和古今通用三种情况。在汉字规范化以后,通用字使用的情况已经不多,大部分通用字只是我们在读古文的时候才会遇到。文字之间的通用关系,古代常常有个特定的表述,比如“A读为B”或“A与B同”、“A与B通”,举个例子可能更为形象,在《汉书·高帝纪上》中,有一句“母得卤掠”,颜师古作注说“卤与虏同”,这里“卤”与“虏”就是通用字。
古今字是一词多形的现象。“古今字”这一术语是由东汉经学家郑玄首先提出来的。在《礼记·曲礼下》中:“予一人”。郑玄作注提到:“余、予,古今字。”一个词在不同的年代,就有不同的书写形式,所以,常常出现古今字。这里的古今字是相对的,比如一个字在新的时代有了不同的写法,那以前的字就是古字了。当然对于古今字,学者也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说“古今字”并一定反映出这个字不同书写方式使用年代的早晚,比如古今字A和B,A使用的年代晚于B,但后来B仍然在通行,而A已经不再使用了,那我们就可以说A是B的古字。在古代,我们指出古今字的关系,常常用“A,古B字”“A、B,古今字”。举个例子,比如在《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作的注释中,就有“绔,古袴字”,“绔”和“袴”就是古今字的关系。
“异体字”这个术语,相对来说我们比较熟悉。异体字就是音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字。根据异体字形成的方式,可分为异构字和异写字两类。异构字,即用不同的构形方式或选取不同构件构成的异体字;异写字,即由于书写变异形成的异体字。严格来说,在音义相同时,只有两个字用法完全相同,我们才说这两个字是异体字的关系。但是凡事没有绝对,我们一般所说的异体字,也包括部分用法相同的字。举个实例来说明一下,比如在1955年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其中“雕”有四个异体字,“鵰、琱、彫、凋”,那“雕”字既指一种凶猛的鸟,也有雕刻、凋零的意思,只有在指代凶猛的鸟时,“鵰”和“雕”是异体字;在表示雕刻的意思时,“琱”和“雕”是异体字;在表示凋零的意思时,“凋”和“雕”是异体字,而“彫”和“雕”在表示雕刻、凋零的意思时是异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