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崇拜

  中国古代先民在始初艰难的岁月里,饱受来自于自然界的多方而侵扰。在极其简陋的生存条件下,他们唯一的选择是顺应自然,祈求自然的恩赐。他们对大自然充满了恐惧,又顶礼膜拜至极。他们对于自然崇拜的心理,也体现在他们所创造的文字之中。

  在山东大汶口文化出土的陶文,就有表现太阳从高山之巅冉冉升起的图形,上面好像是一只“火鸟”,这样的图形已经具有文字表达的意义,表达了古代先民对“火鸟”太阳神的敬畏心理。与天体、自然相关的文字如“日”“月”“天”“风”“雨”“虹”“山”“川”“水”“火”等,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能找到。这说明早在汉字产生之初,天体和自然现象就在其中占有一定位置,反映了早期古代先民的对于天体和自然现象的崇拜心理。

                
山东莒县陶樽                              甲骨文“天”字

(二)饮食习俗

  中国古代先民在创造文字时,将他们的饮食习俗忠实地记录了下来。我们的祖先最早从事的是渔猎为主的生产经济,渔猎所得的动物,是他们主要的食物之一。他们所用的工具是网、弓和矢。商代用弓、矢打猎,叫做“射”,到今天“射”字仍属于汉字的基本词汇。“殳”在甲骨文、金文中,是一个会意字,它的上部是一支弯柄的武器“几”,下部是一只右“手”,表示“手拿武器”的意思。古代先民之所以如此重视渔猎工具,是因为这些东西关系到他们的食物来源、生存之本。


甲骨文“殳”字

  当先民由渔猎生活进入到以畜牧业为主时,以马、牛、羊、鸡、犬、豕(猪)等六畜为主的汉字大量出现。商周时代,农业逐渐发展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植物类食物在人们的饮食生活中也逐渐居于主要地位。这一生产方式的变化、食物结构的转变,同样也反映到文字当中。以谷物为例,商代的谷类只有黍、稷、禾、稻、麦五种;到了周代,已增加到十五种,反映这个时期的汉语词汇也随之大为增加,它们是:黍、稷、禾、麦、稻、粱、靡、果、菽、麻(芝麻)等。 

(三)婚姻习俗

  许多汉字与婚姻习俗有关。家庭的组成, 后代的繁衍, 必须有婚姻来维持。欲建立家家, 则须先安定。许慎《说文解字》说:“安, 静止。”“安”的本义是安定。“安”为房子的象形字, 表示房子,其字形象一个女子坐于房中。女有家, 男有室, 相安之道也。“妻”甲骨文中左部象长发女子形, 下面为女子, 上面象长发形, 字形右部为一只手, 整个字形象用手抢女子。《甲骨文字典》中说:“上古有掠夺妇女以为配偶之习俗, 是为掠夺婚姻, 甲骨文‘妻’字即此掠夺婚姻之反映。”这种行为就发展为后来的“劫夺婚”的结婚仪式。后来,“妻”字所表示女子的长发变为“十”,“又”插入发中, 即成为今天的“妻”字字形。由此可见,汉字中有大量古代婚姻习俗信息。


甲骨文“妻”字

(四)祭祀习俗

  祭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在形成较为系统的神灵观念后而进行的活动,反映了先民的原始信仰。祭祀要按照一定的仪式,以恭敬的动作,或辅以一定的言辞,向神灵致敬或献礼。“祭”字的甲骨文字形,为右边是一只手,左边似一块鲜血淋漓的肉。后来,又在原字的基础上,增加了代表神主的“示”字,表明类属。《说文解字》云:“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   “宗”字的本义是祖庙。《说文解字》云:“宗,尊祖庙也。”“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从宀从示,是一个会意字。从字形上看,“宗”是房子的侧面图,里面是祭祀先祖的神主牌位“示”。古人经常祭拜的神主“示”,最初并无固定场所,后来由于祭祀的需要,就把“示”搬到人工建筑中来陈列供奉,宗庙成为古人祭祀祖先神灵的专门场所。

         
甲骨文“祭”字              甲骨文“宗”字

  占卜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卜起源甚早,在商代就十分流行。“卜”字的构形取义,源自烧灼甲骨后形成的裂纹,并以此来判断吉凶,其发音也源于甲骨烧灼时的爆裂声。甲骨文中,该字中的竖画表示“兆干”,短横画则表示“兆支”。金文、小篆的“卜”字,也与甲骨文相似。三千多年来,“卜”可作为象形文字经久不变的典型之一。据史书记载,商民族不论事大事小,都要通过占卜来决定凶吉,如战事、田猎、生男生女、疾病等,都要反复在龟甲上烧灼,观看由此产生的卜兆是吉是凶。最后,由卜官把“卜兆”结果刻写在甲骨上,昭示给众人。这就是甲骨卜辞。

(五)敬惜字纸

  敬惜字纸是一种文化现象,就是对写有文字的“字纸”尊敬爱惜,看到被丢弃的字纸应该捡拾起来,如果字纸被污损了,要用清水洗净,按期放在惜字塔中焚化并保存字纸灰,以示珍重。每年定期将累积的字纸灰清出,虔诚献祭,演戏敬神后,将字纸灰装到专门的盒子里,带到能通到大海的河流,倾入水中。因为人们相信海的尽头与天相通,文字可以从这里到达天上,到达仓颉所在的地方。

  惜字会和惜字塔是敬惜字纸的产物,使惜字的观念更直观,更通俗化,也更具可操作性。惜字塔的出现早于惜字会。惜字塔是专门为焚化文字而建造的塔。为避免践踏字纸而特设火化字纸的建筑物,在四川叫“字库”、“惜字宫”,在台湾呼“字纸亭”、“圣迹亭”。敬惜字纸的习俗,在琉球非常盛行,惜字塔则称“焚金炉”(汉字写作“焚字炉”)。其他名称还有“敬字亭”、“惜字阁”、“惜字炉”、“化纸炉”、“敬文亭”、“敬圣亭”、“字纸亭”、“字炉”,等等。各地称呼不一样,但它们都有相同的用途,都是用来焚化字纸的。

  四川省有成都市大慈寺的字库、成都市邛崃市牟礼镇的兴贤塔、凉山州德昌县仓圣宫字库等170余座惜字塔;湖南省有长沙市望城惜字塔、长沙市石常乡惜字塔等;陕西、江西、贵州、云南、重庆、湖南、湖北、安徽、广州、台湾等地区都有惜字塔。云南丽江曾经建了七座惜字塔。贵州开阳县龙岗镇布依族聚居的大荆村有清道光十年(1830)修建的惜字塔。琉球群岛那坝市玉城村有焚字炉。马来西亚的闽中凤山寺目前还保留着一块光绪乙酉年的“敬惜字纸碑”。日本长崎“唐四福寺”之一的圣福寺中,有“惜字亭”。

  惜字会是惜字塔向民间推广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种善会,惜字会的主要功能是以募捐的方式筹款,善款用来雇人定时收拾字纸,或向人买字纸,并建焚化字纸的惜字炉,这些字纸定期焚化,并由会中派员送灰到海,再坐船将灰倒入海中。惜字会还有其他的施棺、施药、济贫穷寡妇、拾骸掩埋等各种善举。惜字会在清代中晚期大量出现,对当时的社会和民众生活有重要的影响。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