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相传最早是由秦国大将蒙恬制作成功的,所以蒙恬有制笔祖师的美称。

  关于蒙恬造笔的传说由来已久,并且演变出不同的版本。最简单的蒙恬造笔故事是蒙恬感于用竹梃写字费时费力,所以潜心造笔,最后研制成功软头毛笔。另一个故事加入了神话色彩,将蒙恬的人生轨迹和造笔过程重叠在了一起。话说赵高隐瞒始皇死讯,篡改遗诏,假传圣旨赐死远在边疆的扶苏,囚禁辅佐扶苏的大将蒙恬。蒙恬被拘禁,只求一死,欲在尽忠前上书一封,苦于身边无刀笔,恍惚入梦,见两位少女跪在面前道:“我俩在将军围猎时受将军活命之恩,不能救将军于危难,愿以死相报!”语毕一同撞壁而死。蒙恬惊醒,见面前倒落着黄鼠狼和狐狸的尸首。想起当年自己在一次狩猎时放生过这两只小动物。感慨不已,禽兽尚有感恩之心,比人争权夺利的恶毒高尚不知几何,轻抚尸身,指尖触到了狐尾狼毫柔而坚韧。内心一动,便分别取下一撮狐尾和狼毫,束于木杆做笔,血书写下奏章后,自刎身亡。蒙恬死后,出于对将军的敬仰,百姓们纷纷开始仿制起蒙恬死前发明的毛笔了。

  湖笔的制造地浙江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的造笔传说中,除了蒙恬这位“笔祖”外,还“许配”他一个“笔娘娘”。传说中,蒙恬发明毛笔的地方就是在善琏。蒙恬随秦始皇东巡行至善琏,正巧救起落水女子名叫卜香莲,二人互生爱意,交往过程中,两人开始用羊毛和竹竿来制造书写工具,获得了成功。后蒙恬遇难,卜夫人隐居故里,传授乡民制笔三技。这个传说由来已久,被人津津乐道。汉武帝时封谥蒙恬,在善琏建立了祠堂,其地亦被称作蒙溪。善琏当地一直保留着“蒙公祠”,将蒙恬奉为“笔祖”,每当蒙恬3月16日生辰和9月16日忌日(一说9月16日为卜香莲生日),四方的笔工都会赶到善琏,进行祭笔祖活动。近年来,善琏镇政府将传统的民俗活动祭笔祖发展成了“湖笔文化节”中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内容。

  传说归传说,其实,据考古研究,远在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就是软笔绘制而成的符号,一些甲骨上的文字也有毛笔蘸墨和朱砂书写的痕迹。由此推断最迟在商周时古人已使用更适合在光滑硬物表面书写的软笔了。根据考古发现,现今最古老的毛笔出土自战国古墓。这支笔的制作与现在的制笔工艺间存在着差别。笔杆是实心竹竿,兔毛笔头用髹漆细线捆在笔杆上,绑绳上涂漆以起到保护细绳浸水不损的作用。即便如此,制笔用料都易腐朽,所以能存世至今的毛笔文物十分罕见。秦代的毛笔将笔头插入镂空笔腔内,并且开始外用短毫、使长毫以便于蓄墨,与今日所见毛笔已经很接近了。所以,可以推断,自文字产生之初,笔就已经随之创造出来了。所谓蒙恬造笔,并不是蒙恬创“造”了笔,而是改“造”出了更适宜书写的笔。

  毛笔制作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汉代毛笔尾端削尖,能插入头上发髻,称作“簪笔”。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兔毫与黄鼠狼毫的“兼毫”笔的制作。唐代,书法艺术蓬勃发展,书法流派纷呈,毛笔创制出不同规格。安徽宣城是当时的造笔中心。宣笔的制作传统,保留到今天,宣笔制作技艺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唐宋时期,毛笔从选料到制作方法基本形成了完整体系。元代开始,经济中心逐渐南迁。浙江的湖笔逐渐取代了宣笔,湖笔的出产地就是传说中蒙恬造出毛笔的善琏。浙江省湖州市申报的湖笔制造技艺,名列国家级非遗名录。除此两项之外,国家级名录中还有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扬州毛笔制作技艺等三项。

  在书写工具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至今一些少数民族文字书写利用的是竹木硬笔,但用软笔代替硬笔仍然是这一进程中大多数的选择。这由毛发束成的软笔为中国的书写贡献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赐予了文字线条的形状变化。中国字的笔画可以有宽窄粗细,富于绘画的美感,依着毛料柔韧不同,勾勒不同的线条,创作出如此多的书法流派,都应归功于毛笔。只有毛笔,能让人如此潇洒挥毫而作。毛笔的挥洒,潜移默化的从书写习惯,到影响着中国人的写作风格;从书写方法,到左右着思维方式;从写作工具,到牵引着民族文化……如此看来,不得不承认,称笔是“天地之伟器”有“治世之功”,也是不为过的。

  

  2000年前的希腊,嬉闹纷扰的海边集市,一位作家披着白色亚麻长袍漫步其中,他正巧看到有位小贩在兜售从遥远东方海路运来的一种黑色小球,推销说这件东西加水润湿磨碎是可以用来写字的。作家不禁想试试来自东方的颜料,便随意购买了一些。经过他的使用,他发现用这种书写颜料写就的文字黑的纯粹,时日久了字迹也不见褪却,甚至浸在水中数日也没有掉色。这种颜料就是墨,因为它从遥远的印度港口海运而来,所以称它作“印度墨”。希腊人对“印度墨”啧啧称奇,认为罗马生产的最优质的墨也不过如此。就这样“印度墨”的传奇一直飘荡在西方。可是,他们误会了,那并不是“印度墨”,那是中国墨。

  世界各地的原始先民不约而同的使用墨作为书写与绘画原料,原因是不论是天然石墨亦或是烧成的碳都是日常生活中可以普遍接触到的黑色颜料。古埃及人用兽骨焙烧而成的液体墨甚至早于中国墨的发明;古希腊人以干燥的酒糟或烧焦的象牙为墨;古罗马人的墨混合了碳、泥土、乌贼墨汁种种原料,这种墨可以以水拭去,他们还利用蚜虫卵造墨;阿拉伯墨主要成分是碳和松烟。

  中国古墨自用于新石器时代绘画陶器纹样后,在制作工艺上又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创新。传说西周时造出了最早的人造墨。直至东汉以前,墨都做成2厘米左右的颗粒,叫做“墨丸”,使用的时候不能手持研磨,必须和水后用石杵压住研磨。东汉开始出现了模制墨,制成了规则的形状,大小正可由书写人手持直接研磨,自此,墨的基本形制确定了下来。此时的人造墨工艺,是烧松烟取墨。最晚于南北朝时期,制墨者开始在墨中添加中药,使墨馨香宜人,更重要的是使其中用来粘合的胶质不至于腐烂变质,这样墨才得以长时间保存。宋代的制墨技术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制墨原料上,以桐油和大漆为原料的油烟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清代,落榜书生谢崧岱发明了不必研磨就可直接使用的墨汁。不过直到今日,松烟与油烟依旧是最主要的两种制固态墨的原料。

  
墨丸                              制作中的徽墨

  中国的名墨是产于安徽歙县的徽墨。歙县成为墨的最大产地从唐末就开始了。随着中原地区的战乱,大批士族文人和能工巧匠南迁。五代时南唐易水(今河北易县)的制墨工匠奚超、奚廷珪父子,避乱逃至歙县(当时称歙州),发现它毗邻的黄山上有质量极好古松,便扎根在此,以制墨为生。因其墨品质量优良,蒙后主李煜赐予国姓。安徽墨品制造传统保留至今。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安徽省绩溪县、歙县、黄山市屯溪区都是徽墨制作技艺的申报单位,另有上海市黄浦区申报了以歙县清代制墨名家曹素功命名的徽墨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

  墨的制作步骤大致分为烧烟、筛烟、溶胶、锤炼,入模成型,此后还有描金装饰等。以中国墨绘画,即便不用彩墨,只用黑色,也有浓、淡、干、湿、焦五种层次,所以有“墨分五色”之说。加几笔就有几笔的层次感,立体又清晰,其他颜料达不到墨的这种效果。用中国墨写字,笔墨要跟着执笔者的心走,心到笔到,笔到墨到,这都是对墨的要求。用中国墨写中国的文字,用单一的墨表现自然万物。每一次研磨,多加一点水,呈现出的都是不同的韵味。每一次创作,题材可以一样,内容可以相同,构图可以不变,但书写绘画时墨的浓淡不同,作品便呈现出别样的风格。这就是墨带来的独特气韵。

  造纸术是震撼世界的创造。怛罗斯之战,是改变了世界书写史的一次战役。

  唐玄宗天宝年间十年(公元751年),由于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的多年挑衅,唐朝大将高仙芝率领3万(这个数字有争议)唐朝精兵长途奔袭,在今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怛罗斯展开一场为争夺西域控制权的对决。对战结果是唐军败北,安西都护府损失惨重,后加之安史之乱,唐朝放弃了对西域的掌控,从此阿拉伯帝国完全控制了中亚地区。正是这场战役,让阿拉伯人意外收获了一项足以改变世界文明进程的技术——造纸。

  造纸术公元4世纪流入朝鲜,之后由鉴真东传至日本;越南大约3世纪就获得了中国的造纸技术,7世纪传入印度之后南传到其他东南亚国家;8世纪因怛罗斯之战传入阿拉伯,之后数世纪逐渐西传直至非洲,12世纪阿拉伯人在西班牙建立了造纸场,13世纪造纸术传入意大利,14世纪传入法国、德国,15世纪传入与欧洲大陆一海之隔的英国;美洲的造纸术16世纪由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传入,大洋洲直至17、18世纪才流传过去。截止19世纪,中国的造纸术已经传播到世界五大洲。中国又是何时发明了纸呢?

  纸这个字是糸旁,最初指的是缣帛。英文paper,词源于埃及用莎草横截面铺织而成的莎草纸papyrus。中英两种文字中的纸字来源各有不同,但今天指的都是同一种材质——即采用植物纤维经过沤煮这一化学过程,改变其纤维结构,而后用细帘抄出的纸。在我国,纸起源于西汉,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一幅绘有墨笔山水及道路图形的纸地图,年代应在西汉文景时期(公元前179-前140年),是现存最早的纸质地图。但这一时期纸并未普及,直到东汉,蔡伦总结前人经验,用树皮、麻头等廉价易得的材料,通过挫、煮、捣、抄等方式,改进造纸术,大大提高了纸张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为纸张取代竹帛奠定了基础,也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蔡伦的贡献卓越,后世也有人尊他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为文字的书写和传播提供了最方便、最廉价的载体。现存最早的纸卷书籍大都写于3世纪,而有明确纪年的最早的纸质文献是西晋元康六年(296)《诸佛要集经》残卷,现藏旅顺博物馆。唐代韩滉的《五牛图》则是现存最早画在纸上的绘画作品。纸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耐久性,而且轻便、易裁剪,这些优点让纸成为留住人类文明有效的物质媒介,只要妥善保存就可流传千载。以纸为书传世,以纸画境写心,人们用文字、书画,记事言志,状物写景,传情达意。直到今天,纸仍是我们生活中无可替代的存在,从小时候第一次手触图画书开始,每个人就与纸,与它所承载的文字、文明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现在还能看到多少手工造纸法?分布在全国林林总总十几种。手工造纸制作流程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用料,现在比较常见的有竹纸、皮纸、藏纸和混料纸等几种,被誉为“纸中瑰宝”的宣纸,就是混料纸的一种。


构树皮纸制作步骤之一:抄纸                              制作桑皮纸

  制造一张宣纸需要一年时光。皮料和草料分别蒸料、扎捆晒干、腌沤、多次碱蒸、舂杵,制成料浆后和料,按照比例加入水槽,搅拌过滤后加入纸药,之后抄纸、榨纸、烘烤、曝晒,使水分收干,淋水后揭取,将纸在墙上焙干,以刀裁整,以“刀”为计数单位,一刀是100张。

  宣纸的特点是以混合原料,使用石灰和纯碱等弱碱性溶液进行多次蒸煮、腌沤,再经过长时间的日光漂白后制成的,在这反复蒸煮和长时间暴晒后,缓和地改变原有纤维组织,去除杂质,以日光暴晒达到漂白作用的纸经久不泛黄,历久弥新,胜过当今工业造纸的化学漂白效果。其实不仅是宣纸,很多传统手工艺造纸,都担得起“纸寿千年”的美誉。


制作宣纸

  造纸术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礼物,是撼动世界文明的创造。如果没有纸作为文字记录的载体,作为传播文明的介质,知识的保存、流传都不可能向更便利、迅捷发展。可悲的是,当培根称“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念、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这些发明来自于中国。在经历了西方文明的种种倾轧后,中国人习惯于仰视着西方先进的技术,失去了对自己民族、自己文明的信心和骄傲。到了今天,让我们通过阅读这本书,重新认识我们的文字、了解我们独特又精湛的手工技艺,感受先人的智慧,继承民族的遗产,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把那些失去了遗忘了的握回手中、纳入己怀吧。


喜咏轩丛书《天工开物》
明 宋应星著
国家图书馆藏

 

  古代的“砚”字即是“研”字。砚从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研磨器材托生而来,其功能也是研磨——研磨书写颜料。

  在利用天然石墨和使用墨丸的时代,砚还配有石杵,用来捣碎块状墨。那个时候的砚以实用功能为主导,样式古朴自然,未经繁复雕琢。(图11:砚的各部分名称)砚有相对确定的器形是从汉代开始的,汉砚是扁扁的正圆形,有砚边、砚堂,无砚池,砚下部有足,以三足为多。有研究者认为古砚带足与当时古人席地而坐有关系,也有人认为当时的器物多带足,砚也就自然而然带足了。慢慢地,砚的制作从材质到造型都逐渐富于变化,到了唐代,出来了类似簸箕造型的箕形砚。砚也日益成为了受文人珍爱的把玩珍藏。在宋代,砚走向成熟,除了在抄手砚、太史砚上可见“砚足”的些许痕迹外,砚已无足了。宋代的砚,长度、宽度、厚度及大小更加合理、实用。砚堂、砚池、砚边等也有了明确的界定和分工,确定了砚的比例关系,一直沿用至今。到了现在,与其将砚看作是昔日的书写工具之一,不如将它当做工艺作品来欣赏,它的艺术价值,已远超实用价值。


砚的各部分名称

  就拿砚上雕龙来说,每一种砚都有雕上龙的作品,全国有多少种砚,就有多少个版本不同的龙砚,比如歙砚雕龙,主要以浅浮雕表现,题材多与水相关,有吐水龙、云水龙;端砚雕龙,风格传统,以工细见长。一龙盘于砚上,不仅让砚台看着精神有气势,也为放砚的书桌、博古架添了许多灵气。提笔写字作画的时候,从砚里沾墨,这一过程也是心境的凝练,当看到案台上的一方龙砚,就像是一位默默的守护者,守着砚中的墨,也护着执笔人的心。不只是龙砚,各种形态的砚台都凝聚着制砚人的精心和用砚人的爱心。

  随着砚台制作技艺的发展,宋代开始流传“四大名砚”的说法,即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现在,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砚台制作技艺的有:安徽省歙县、江西省婺源县歙砚制作技艺;广东省肇庆市端砚制作技艺;江西省星子县金星砚制作技艺;河北省易县易水砚制作技艺;山西省新绛县澄泥砚制作技艺;甘肃省卓尼县、岷县洮砚制作技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砚制作技艺。

  砚的制作材质需要光滑温润而不渗水,经久研磨而不失平整,砚形则要求能实现研墨、贮墨、掭笔等功能。符合条件者,即能做砚。故而,砚有诸多材质,除了石砚,还有陶砚、铜砚、玉砚、瓷砚、瓦砚、铁砚,甚至有只能观赏不能使用的水晶、象牙砚。“四大名砚”中的澄泥砚即以河滩泥层层过滤最终烧制而成。(图12:澄泥砚制作中的过滤)因为石砚笨重不易携带,古人还发明了轻巧精美漆砂岩,用大漆和金刚砂调和涂于木砚表面,表面以国画技法绘制花鸟山水。其砚质地绝轻、入水不沉、坠地不损。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与扬州漆器髹饰技艺两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都制作精美绝伦的漆砂砚作品。


澄泥砚制作中的过滤

  石砚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石头。中国很多地方都出产适合制砚的石料,石料材质从色泽到分子结构都有明显差异,所以各地出名的石砚多以产地为名。“四大名砚”中端砚、歙砚、洮砚都是以地名命名的石砚。各地石砚的特色多在于用料,雕刻手法上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别。


制作石砚

 

传拓

  用纸与墨将硬物表面的文字或图案复制下来的技术,称为传拓技艺。以传拓的方式,可以准确无误的保存硬物上的信息,很多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都将当地的传拓技艺收录其中。传拓技艺的成品拓片,毫厘毕现又便于保存,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特殊的文献收藏。

  传拓的诞生出于对文字传播方式的探索。传拓技艺最早用于复制石刻上的文字。至今无从考究传拓具体的诞生点,只能根据现存最早的拓片《温泉铭》(为唐太宗李世民手书碑刻拓本,发现于敦煌石室)的纯熟制作手法来证明,至少在唐代“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之前,传拓已经成为了一项成熟的手艺。即便如此,我们依旧可以想见,石经绝对是催生传拓技艺产生的重要诱因。东汉光和六年(公元183年)洛阳城南的太学讲堂门前,刻有七部经典的“熹平石经”是所有读书人必须遵照的儒学范本。为了应付考试,不受诸多错误版本的误导,必须准确地记录这正反两面刊刻的46块石碑上总计约20万字的文章。在这种迫切而功利的需求下,才探索出了传拓这项可以快捷的完全复制原本的技术。

  从对石经的拓印,发展到传拓其他石刻文字,比如石碣、石碑、摩崖、墓志;之后扩展到拓印石质的浮雕与花纹,如画像石;再往后是各种形状、大小、材质的器形,甲骨、陶器、玉器、青铜器、雕像,生活中可见的钱币、铜镜、砖瓦、砚、墨碇……拓印技艺还逐步探索出了以名人书法为内容的法帖制作和能表现器形全貌的全形拓技术。传拓是一种重要的复制技法,即便是照相影印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对器物内部铭文和层次复杂的花纹,尤其是斑驳不清的古代文物和残破不全的石刻,黑白分明的拓片依旧是最为清晰合适的表现形式,其他技术无法取代。它也是研究金石考古不可或缺的依仗。


犬伯斝 商晚期器 清全形拓本 国家图书馆藏

  传拓,作为一种复制传播方式,具有恰恰与雕版印刷相反的特色:经过传拓而成的拓片——黑底白字,所拓印的器物——阴文镂刻,复制的方式——文字正写到正写。但是,传拓却与雕版印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传拓过程完成的一类成品叫做法帖,作为书法艺术的一种载体,是将前辈名家的字帖以双钩描线搨写(此技艺称为响拓)在石或木板上,以传拓方式刻帖流传。实际上,就是以印刷传播为目的所进行的行为。


陈令望造心经碑 唐天宝1年(公元742年)

 


 

 

雕版印刷

  纸和墨这对黄金组合,无疑对印刷术的发明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不仅能将文字清晰长效保留下来,而且定制成的书籍方便存储和运输,为文字的传播和复制做足了物质前提。至于技术方面,浮雕反文印章(以“反文”体取得“正文”,这是印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在薄纸上拓印技术的结合导致了雕版印刷方法的诞生。此外,在古代时期,我国科举需要标准的儒家经典,宗教的传播也需要大量佛经的复制品,而汉字笔画多,字形复杂,抄写速度慢,之前的抄写和传拓难以满足社会需求,非常需要一种更有效的文字复制传播技术,这就是雕版印刷出现的社会前提了。

  印刷是书写的一种机械延伸,雕版印刷,以反字刻木,刷墨印字,一版对应着一页(也有对开的)书籍,凝聚着造纸术、制墨术、雕刻术、摹拓术等优秀传统技艺。我国雕版印刷最早出现大概是公元7世纪,现存最早的完整印本书卷是在敦煌发现的公元868年印刷的《金刚经》。宗教经文的传播需求对印刷术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到了五代时期,印刷的内容题材开始不再局限于佛经和历书,已有道家和儒家经典著作、文选、历史等题材,洛阳与开封成为印刷中心。值得一提的是,在杭州地区,这一时期吴越国王钱俶(弘俶)(929-988年)印行了经咒《宝箧印陀罗尼经》3种共8.4万卷,另一位杭州明刹灵隐寺的主持延寿僧人(904-975)也印行乐大量经卷、梵咒、佛像,仅已知经咒有12种以上,图像40多万幅,这两者加起来是我们已知这一时代规模最大的印刷工程,深深影响了宋初的印书事业。

  我国雕版印刷到宋代成长为完美精湛的技艺,技术改进、印刷范围进一步扩大,并传播到北方一些少数民族(契丹、党项、女真、蒙古)地区,甚至越疆界继续向西传播。这一时期官府、学校、寺院、私人、家塾、书肆都从事书籍刻印,印刷内容不仅有儒释道经藏,还有历史、地理、哲学、诗文、科学与技术(尤其是医学)等都有涉及,印刷中心北方为北宋时开封,南方为南宋时杭州。宋代是我国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举世独创,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中国雕版印刷的发展和进步,也不断体现在印刷内容的逐渐丰富上,因为印刷的突出特点就是复印和传播,印刷内容范围的扩大对文化的继承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在明代,印刷的题材和前代明显不同,除传统经、史、子、集等内容外,已有通俗小说、音乐、工艺技巧、航海志等未曾出现的题材。在技术上,明代的匠人们改进了木板多色套印的方法,书内的插图更为精致,而使用雕版摹印的方法复制古本书籍,几可乱真。

  清代中央政府积极推动编修与印刷,各地方机构也积极仿效,设立官书局,北京、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印刷业繁盛。清廷主要负责刊印书籍的地方是武英殿修书处,位于紫禁城,隶属内务府,这里出版的书籍通称“殿本”,以校勘严谨、纸墨精良、字体秀丽、刻印与装订技术高超著称。地方个官书局刻印的书籍以互通有无、刻印严谨为特点。此外,书肆印坊、学者文人等也积极刻印。在清代,地方志,专志(由名山、关隘、河堤、桥梁等主管机构编撰出版)、家谱、丛书得到大量印行,无论在数量上或是规模上都远超前代各朝。


清代刻本 篆文六经四书六十三卷 清康熙间(1662-1722)内府刻本 全书以小篆刊刻 国家图书馆藏

  在中国,总的来看印书是以雕版印刷为主的。虽然宋代毕昇创造性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让印刷排版更加灵活,尤其适宜印刷如康熙《古今图书集成》,清乾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等这样卷帙繁多的书籍。但是,中国文字数量庞大,一套书籍印刷需先要雕刻大约20万个活字,前期经济投入很大,而雕版就相对经济并容易处理,当所需用量的书籍刊印后,可将书版保存,需要重印就再拿出来,避免了图书的积压。并且雕版印刷的字体及格式可有不同风格和效果,印成的书页整齐美观,错误也较少,而活字印刷除了在排版方面容易出错外,也会因材质问题,使印出来的书缺少些美感。如金属活字就不易上墨,陶泥及瓷活字在焙烧过程中会有收缩膨胀现象导致字体大小不一,版面不齐(中国印刷业普遍接受现代活字排版印刷则是20世纪初的事了)。雕版印刷是先人们留给我们伟大的文化遗产。我们的祖先,发明了能够表达丰富意境的文字,又为文字的保存和传播费尽心思,一字一字的精雕细琢,求真,致远,让生命赢过了时间的磨耗。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