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牌 江苏桃花坞 民国

  鸦片战争(公元1840年)后,中国社会发生极大变化。显著的一点是:中国屡遭外国的欺侮,每次反抗战争失败后,割地赔款,开辟租界,缩小了祖国版图,加重了农民负担。因此引起了农民起义和反抗帝国主义者侵略战争。晚清的民间年画特点,恰好反映了这一时人民发奋图强,力御外侮的精神。如《法人求和》、《捉拿倭、俄奸正法》、《炮打日本国》、《小儿怒》、《女子爱国》等。反映农民起义的,如太平天国《张嘉祥投降巧刺馆维》,义和团反帝的《炮打西什库》等等。此外也有些介绍西方民俗风情的,如《外国人做亲》、《法界马路图》等。这些描写现实社会和时事战争、反帝侵略战争的年画,在当时确实起了唤起人民觉醒,促进了反抗清朝腐朽统治作用,又为推进辛亥革命作宣传,形成了其他画种所难有的特色,也为中国绘画史增加了新的篇章。

  当时在资本主义思想影响下,城乡弃农经商的地主大户不断涌向新开辟的商埠,买卖财富,发财还家的年画大量出现。如民国初年山东潍坊印刻的《人财两旺》、《黄金万两》、《元宝成山》都说明了发财致富的思想要求,它代替了过去《五谷丰登》、《渔家欢乐》等画题材。此时人民大众喜爱的通俗小说和神话与传说人物的题材,仍是年画作坊不断翻刻的画样,如《三国演义》、《杨家将》、《说岳全传》以及《麟麟送子》、《群仙祝寿》、《三星高照》等,各地年画中都曾反复出现。东南沿海一带的人们,曾随船漂洋过海到域外经商谋生,但他们并未隔断故土乡情。为了使海外侨胞新年与故乡亲友共度良辰,广东佛山、潮州、福建泉州、漳州、广西南宁等地区的年画店,印制了具有乡土民俗气息的“纸马” (功德纸),供当地和海外同胞新年时祛灾迎福、焚化祈福之用。它虽然在过去曾作为一种焚化或弃置在路头桥旁的祛灾之物,但仍不失其为过年时出现的木刻版画之品类。像广西南宁的《驱邪获福之巫符》,广东佛山《接引贵人符》等,图上的人物形象,都具地方民族特色。尤其是云南大理一带白族新年时贴用的灶王,如《东厨司命九巫灶君》,不仅人物衣着和当地袍服一样,而形象也如当地人朴实善良。民间木版年画里的这类品种,因被划归在迷信品中,而且多被祀神祈拜后焚化,故很难收集到,这就使得民俗研究和版画史家非常珍视它了。

  辛亥革命推翻了腐败的封建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选举了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全国各地同胞无不欢欣鼓舞。反映这次重大变革的辛亥革命年画,陆续在各地作坊绘刻印行。如福建漳州刻印的《革命大戏武昌城》,苏州桃花坞彩印的《上海通商庆贺总统万岁》,山东平度刻印的《炮打南京》,安徽芜湖刻印的《民国军女大元帅攻打北京》,天津杨柳青印绘的《五族共和,南北统一》等,都是歌颂这一次革命推翻了数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很有时代气息和历史价值的珍品。1915年袁世凯称帝后,接着又有张勋复辟、军阀混战以及日、德在我国青岛开战……这些社会不安,人民涂炭的国家大事,在各地民间年画中,一一刻画出来,它充分体现了民间木刻年画艺术的高贵价值。辛亥革命前,曾有进步人士彭翼仲在《京话报》上提倡年画改良,主张刊印些维新思想内容的年画;辛亥革命后,直隶巡按使天津教育司以石印油墨印刷方法,印制了一些“改良年画”。有《破除迷信》、《阿豺》(教育人民团结对敌)、《信实》等二十多种。从此天津开始有了石印年画出现。

  这类石印年画的题材,全都是从木版年画中汲取而来,但开幅较小,售价亦廉,在当时农村经济衰退,人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情况下,木版年画市场渐被廉价的石印年画占领,各地木版年画作坊惟有刷印门神、灶王等,以应新年时民间风俗点缀年华之需。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农村在敌人炮火下,大部分已化为焦土,千百年发展下来的民间木版年画艺术,到此已奄奄一息。继之而起的是抗日大后方和敌后根据地的美术家们,他们为了祖国早日恢复光明,配合抗日军民刻绘了不少鼓舞战士的年画。如韩尚义、彦涵等刻的《抗战门神》等等,为今天新年画并辟了一条新路。

  在年画的搜集和研究方面,国外收集中国民间年画及纸马等艺术并编印成册者,以英国1800年出版的《中国风俗画》为最早。可知国外早有对中国木版年画之类的民俗艺术感兴趣并著书立说者。

  清末,荷兰学者德格鲁特(J. J. M. de Groot)曾受荷兰政府派遣,到我国福建厦门考察。此间,他收集了一些民俗版画、纸马(祃)等,于光绪十二年(1886)在巴黎勒如书店出版了《厦门历年时节》一书。

  民国初年(1911年)法国人亨利·道尔(Henri Dore)收集了大量中国纸马神像,编成十八册插图本《中国迷信之研究》,由上海天主教堂出版。1922年沙畹《中国美术中祈愿之表现》一书在巴黎保萨书店出版。

  俄国人阿列克谢耶夫收集中国年画中的吉祥神话,编著成《财神》一书,于1928年在英国伦敦出版,英文书名为Chinese Gods of Wealth。

  上海别发书店在1932年出版了文纳的《中国神话辞典》一书。1940年上海别发书店又出版了美国人戴恩《中国农民之信仰》。

  此外,法国人马伯乐《中国近代之神话》,法国人杜伯秋《中国民间画像》和波兰人夏白龙(Witold Jablonski)《中国民间画像》等,分别发表在国外丛刊杂志上。

  在日本帝国刺刀下成立的伪满洲帝国大搞所谓满蒙文化研究,设立日满文化协会,后来出版了一些专著,其中涉及年画艺术的有:昭和十五年(1940)永尾龙造著《支那民俗志》、昭和十六年泽村幸夫著《支那民间的神话》和昭和十八年本山桂川著《满洲的民艺》等,上述诸书皆有中国门神及其他纸马神像,但人民大众点缀新春的木版年画,则寥寥无几。它反映了那时研究中国民间年画者,大都是为了宗教宣传,或别有用心、分化中国之企图,故多搜集中国神像纸马类的俗信之物,很少有传统木版年画图册出版。

  昭和七年(1932)日本美术研究所出版的《支那古版画图录》和《世界美术全集》别卷中,收有大量中国苏州桃花坞年画。

  北京法文图书馆于1935年出版的《中国戏谈》,每册书中附有天津杨柳青戴廉增精印戏出年画五幅,但皆非中国民间年画专籍。

  国内出版物主要散见于各期刊杂志。如1936年《河北月刊》上谢宗陶的《说坊间年画》;《立言画报》第十七期画家胡佩衡的《道光年间的年画》;第四十三期画家徐燕孙的《年画》以及王青芳在《大阪每日》发表的《普通深入民间的年画》;1948年《一四七画报》上凌志的《杨柳青年画》;《艺综》杂志上程实的《漫谈年画》等。在当时中国的社会和经济状况下,不可能出版年画之类的民间艺术图册。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