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家蚕养殖和丝织技艺的国家。早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中国人就已经成功驯化了野生桑蚕,并利用蚕丝织造丝绸织物。丝绸一直就是中国皇帝赠与他的邻国和属国的主要外交礼物,并且远在中国人开辟丝绸之路前就已经是外国人最为欣赏的奢侈品之一。

  中国古代关于丝绸起源的记载很多,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黄帝元妃嫘祖始创种桑养蚕之术和马头娘的传说,现今一些地区仍然保留着蚕神崇拜的习俗。

 

 

图1 1926年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500年)出土的半个蚕茧 

 

 图2 绢片,浙江省湖州钱山漾遗址(属于良渚文化)

 

图3 织物残片,河南青台村,仰韶文化 

 

 图4 蚕纹牙雕——目前所知最早的蚕形刻画,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约公元前5000年

 

  考古界发现最早的桑蚕实证是1926年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500年)出土的半个蚕茧,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图1)。此后,1958年在浙江省湖州钱山漾遗址(属于良渚文化)出土了约公元前2500年的绢片、丝线和丝带(图2),1984年在河南省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约公元前3500年的丝麻纺织品(图3),这两处遗址是南北方蚕丝制品的最早物证,说明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已开始生产丝绸。此外,各地还出土了很多新石器时代表现蚕、蛹形象的刻画或雕刻,皆为中国先民早期桑蚕活动的见证(图4)。

  商周时期,统治者十分重视桑蚕业的发展,视桑蚕生产为社会经济中的重要行业,纺织技术快速提高。

 

 

 

 图5 黏附有雷纹条花绮的玉戈,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6 黏附在大圆尊上的重平丝织品,商,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从考古文物可以看出,当时贵族阶层的随葬玉器、青铜器上经常以丝绸包裹,来显示他们的身份等级和经济实力。殷墟妇好墓中,有50多件青铜礼器表面附有织物,其中约40件是丝织物。商代的甲骨文,有很多与蚕、桑、丝相关的文字和问询蚕事的卜辞,反映了纺织生产及其产品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图5、图6)。

 

图7 舞人动物纹锦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

 

  至晚在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提花织机,丝绸的品种逐渐丰富,包括帛、绢、纱、锦、绫、罗、绮等,其中锦的出现代表了当时丝绸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平,是丝绸史上重要的一个里程碑。这一时期的染色工艺已经较为发达,工艺程序较为完备,且形成了较丰富的染色谱系。《诗经》中,以蚕、桑、丝为题材的诗大量出现,涉及了种桑、采桑、养蚕、缫丝、纺织等蚕桑生产的各个方面,反映了西周王室腹地及周边地区纺织业的繁荣情况(图7)。

  桑蚕丝绸业的发达,对中国传统礼乐文化的确立起到了很大作用。《礼记》记载:丝绸只能由王室成员使用。周代礼仪制度中的冠服制度对五礼(吉、凶、宾、军、嘉)场合不同等级的人所着服饰的形制、色彩、图案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尚书·皋陶谟》中最早出现了关于“十二章”的记载,将天子与群臣的衣裳分为十二章纹样作装饰,以彰显天子的威仪。

  这一时期,中国的丝绸已经通过中亚大草原,到达了南亚的印度、西亚的伊朗、欧洲的希腊、非洲的埃及。这条交通路线在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和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希罗多德的《历史》中皆有记叙。早期的“丝绸之路横跨7000多公里,开辟了中国对外交流的通道,为汉唐时期丝绸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图8)。

 

图8 早期丝绸之路图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