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有些手工行业在机器制造工业的竞争下日渐衰落,有些行业成功向机器制造转化,而那些在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和在自然环境中产生发展起来的特殊手工技艺,则依旧保持传统的轨道。

  具体在丝织行业中,科技的进步、机械化的应用是近现代发展的最显著特点。人造丝开始被引进到丝织品的生产之中,原料的多样性促进了丝绸产品的不断创新。缫丝生产从坐缫机、立缫机发展到自动缫丝机;丝织生产中,织机也从铁木织机、有梭织机发展到无梭织机;丝绸印染方面,从传统的“一缸二棒”手工操作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印染机械,在工艺上也不断改进提高,大幅度提升了丝绸产品的染色质量和印花方法。自清末缫丝厂纷纷成立后,1911年杭州创办了第一家丝织厂——振新绸厂;同时近代绢纺厂和丝绸印染厂也先后在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出现,丝绸印染厂的重要性逐渐增加。1949年以后,丝绸行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国际市场在历经风波后逐渐回暖,市场需求开始转旺。

  为了改善蚕丝的品种,蚕区掀起了蚕种改良运动。至20世纪50年代,桑蚕主要产区集中在江苏、浙江以及四川、广东等省;60年代以后,蚕区规模有所扩大,山东省也逐渐成为重要产区。辽宁则是中国柞蚕茧和柞丝绸的主要产地。

  推动中国近代丝绸业快速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各地桑蚕学校、染织工业教育的兴起。毕业于浙江工业学堂的都锦生开发了中国第一幅像景织物,从而诞生了一个新的产业。中国著名美术教育家、画家陈之佛1915年毕业于浙江甲种工业学校,1917年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图案教科书。在蔡元培的亲自过问下,1928年在杭州成立国立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设图案科。这些专科学校的毕业生们为中国丝绸业机械的国产化进程以及丝绸图案设计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随着一批新式丝绸企业的兴建和近代蚕丝绸教育的兴起,以及丝织技术的引用和应用,人造丝、厂丝的使用等,中国丝织物品种得到极大的丰富、发展。20世纪60年代中国对丝织品的分类、定名和编号做出统一规定,将绸缎产品划分为十四大类。真丝产品、人造丝产品和合纤产品的品种结构在建国以来的数十年中不断变化,总的来说,人造丝产品的比例趋于下降;合纤产品在70年代起步后其重要性不断增加,生产量在丝绸产品中占据首位。(图43)

 

图43 万里长城织锦画

 

  丝绸作为中国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面向东南亚、日本、印度、美国、欧洲和中东地区等。出口产品结构则经历了以生丝等原料性出口向服装制品等成品类出口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初丝绸出口从苏联和东欧国家转移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丝绸花样风格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优秀的传统得到继承并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蚕丝的优越性能,不仅造就了富有光泽、色彩鲜艳的名贵织物;也以其光滑、柔韧的特点应用在古琴等古代乐器之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文人音乐的审美偏好;并且作为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材料被长期使用。因其久远的历史和经济上的重要性,家蚕的基因已成为现代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近年来,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绢丝,除了在衣料领域发挥其优质的纤维功能外,还通过各种化学或物理上的处理方法,开发出各种新的功能性材料,拓宽了蚕丝的新用途。例如,从食品方面,开发了丝素粉、丝精、蚕丝保健产品;医疗领域方面,研发出接骨材料、手术缝线、人造血管等;在工业领域,丝素膜还可用于加工隐形眼镜;在化妆品领域,可用于粉底材料、护发产品等等。

  自21世纪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与丝绸相关的77个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得众多坚守传统丝绸行业的老人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人们更多地从文化的角度重新认识我们的丝绸。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曾使世界为之兴叹的中国丝绸,伴随着中华文明的诞生,见证了各朝代的荣辱兴衰,也必将共同迎来21世纪的璀璨未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