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熙年间,朝廷采用了一系列措施,丝绸生产得以恢复和迅速发展。康熙皇帝命焦秉贞仿南宋楼璹《耕织图》绘制新图,并亲自写序题诗,称为《御制耕织图》,(图40)强调桑蚕生产的重要性。

 

图40 珐琅彩瓷盘上的《耕织图》,清康熙,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清代的桑蚕技术基本沿袭明代,但也有所发展,相关技术著作较多。“湖丝”在缫丝生产中依然一枝独秀,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产自湖州南浔的“辑里湖丝”。

  朝廷改革赋税制度,废除匠役制度,提高手工业者的积极性,促进民间丝织业的发展。同时,缩小官营织造的规模,除北京外,仅设江宁织造局、苏州织造局和杭州织造局,俗称“江南三织造”,负责供应宫廷和官府需要的各类丝织品。民间丝织业生产规模有所扩大,涌现出一批繁荣的丝绸制造重镇,产品种类繁多,内销市场繁荣。在地域上进一步向环太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集中,特别是江南地区在规模和水平上成为全国丝绸业的中心。

  清代丝织品在明代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形成了一定的地方特色。其一,织锦、妆花是江南三地织造局的重要产品。最著名的当属云锦和宋锦,都在明代基础上有了飞跃发展。云锦产自南京,是清代的高档丝绸产品,包括库缎、织金、织锦和妆花四个大类,在品种设计和织造技术上达到了很高水平。宋锦产自苏州,不同于云锦的是,较多地保留了唐宋时期织锦的技艺特点。其二,缎类产品品种繁多,可居清代丝织品各类别之首。纱、罗、绫、绢、绸、绒类产品都各具特色。其中,浙江嘉兴濮院、湖州双林都以产绫著称。其三,刺绣、缂丝等工艺也得到相应发展,至19世纪中叶,随着刺绣商品的活跃流通,出现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地方绣,其中声誉最高的是京绣、粤绣、苏绣、蜀绣和湘绣,后四种有“四大名绣”之称。(图41、42)

 

 

 

 图41 苏绣《秋》,清,私人收藏

 图42 粤绣孔雀开屏镜芯,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清代丝绸纹样,在构图布局、造型设计、润色方法等形式上都继承和吸收了明代丝绸纹样的精髓,但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如造型柔细、色彩丰富、布局满密、追求写实效果等等。纹样题材则延续反映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思想的吉祥图案,西方洛可可风格对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带来一定影响,但范围仅局限在宫廷等上层社会。

  在对外贸易方面,清初厉行海禁,康熙时期一度放宽,但后来又加强了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实行广州一口通商。尽管如此,中国对日本的生丝出口和对欧洲各国的生丝与丝织品出口仍然达到了相当规模。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相继在华兴办工矿企业。外资或合资丝厂的建立是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在客观上也带来了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生产设备和经营管理模式,并催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丝绸企业,为中国丝绸业的全面近代化准备了条件。1860年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开办的机器缫丝厂是中国第一家近代缫丝企业。华侨商人陈启沅1872年在广东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开创了中国近代民族丝绸工业的先河。1897年清代杭州太守林启创办了蚕学馆,这是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的以丝绸为专业的高等学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