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木版年画
九九消寒图 清代版
武强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地处冀中平原。武强年画起源于宋末元初,至清康熙、嘉庆年间达到鼎盛。鼎盛时期,全县画业作坊超过1000家。民国初年,受战乱影响,年画产业逐渐萎缩。20世纪40年代初,武强年画艺人与晋察冀边区美术工作者共同创办“冀中年画研究社”,推动年画艺术逐步复兴并融入创新元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40家画业作坊合并成立武强画厂。1985年,武强年画博物馆正式建立,成为全国首家专题性年画博物馆。1993年,武强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木版年画之乡”;2004年,武强年画被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专业性试点项目;2006年,“武强木版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狮子滚绣球
武强年画以木版水印套色工艺为核心,题材涵盖门画、灶画、中堂、对联、窗花、灯方、斗方、条屏、历画、炕围画等数十种表现形式。其内容包含四大类别:人物、山水、花鸟等传统题材;当代现实生活、时事新闻等现实主题;古典文学、神话传说等文化经典;戏曲故事、民俗风情等反映伦理教化的作品。
作为农耕文明孕育的农民艺术,武强年画在题材选择、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上深度契合农村居住环境与民众审美需求,形成三大显著特征:人物造型夸张饱满,构图充盈繁密;刀法简练遒劲,线条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以高纯度原色为主调,辅以黑白色域平衡视觉。
五福临门
武强年画不仅是研究我国农耕社会生产方式、民俗信仰与意识形态演变的重要实证材料,更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与传播形态,为中国民间美术(尤其是版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照,对当代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亦具实践启示意义。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