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木版年画


对金抓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起源于北宋时期,宋神宗年间宫闱及官府已有除夕张贴钟馗年画的习俗。作为中国木版年画发源地,其技艺传承可追溯至开封城内的早期实践。元代至正年间,随着朱仙镇商贸繁荣,周边年画艺人渐聚于此。明清两代臻至鼎盛,鼎盛时期作坊数量逾三百家,“天成”“云记”“汇川”等老字号享誉四方。清代晚期受黄河水患影响,镇域经济急速衰退,至解放前夕仅存二十三家作坊维持生产。


麒麟送子(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开封城内私营年画店铺仍延续传统技艺。1961年,开封市成立“开封年画社”,汇聚郭太运、朱永敬等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统版样抢救性整理,并创作《夫妻识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等时代主题作品,实现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融合创新。


麒麟送子(左)

  该艺术形式题材源自中原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及戏曲人物形象,同时吸收壁画、木雕、砖雕等传统艺术养分。经世代艺人传承创新,形成独特艺术语汇:构图饱满端严,线条刚劲粗犷,色彩浓艳明快,人物造型简括夸张(典型特征如“头大身小”“人大马矮”)。其用色体系讲究天然矿物与植物颜料配伍,印制成品色泽艳丽持久,历经岁月仍鲜妍如初。


和合二仙

  2006年,朱仙镇木版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