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木版年画
如意文官
绵竹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缘,盛产优质竹材,尤以造纸原料闻名。绵竹木版年画技艺的核心传承区域集中于城区剑南镇及北部拱星镇、清道镇、新市镇、孝德镇等地。
绵竹年画艺术特征首推其绘画性特质:线版仅作轮廓定位,全色皆依赖手工彩绘完成。其中"填水足"技法尤为精妙,艺人以简练笔触实现大面积色彩渲染,形成酣畅淋漓的视觉效果。其色彩体系以明艳亮丽见长,尤善运用沥金堆金(或贴金)工艺,如"落地门神"类作品通过金色叠加营造浮雕质感,配合"明展明挂"技法形成的同类色阶渐变,呈现出类比庙宇雕梁画栋的装饰美学。该艺术形式深度汲取庙堂壁画、神像雕塑及川剧艺术养分,衍生出独具特色的"神案子"品类。直至清末,众多年画艺人仍兼擅寺院壁画创作与神像塑造。
如意文官
作为民俗信仰的重要载体,绵竹年画以驱邪纳福为核心功能。武门神与文门神题材占据主流,其内容涵盖抱瓶、采莲、佛手、仙桃、「双喜」「四喜」等祥瑞符号,隐喻子孙繁衍与福寿绵长。该艺术形式与道教忠孝思想、佛教文化及川剧艺术存在深刻关联,为研究中国民间文化、传统艺术发展史及川剧造型体系提供了珍贵的图像实证。
双美图
自清代乾隆年间至今,绵竹木版年画技艺代有名师传承,现存代表性传承人包括李方福、陈兴才等。
2006年,绵竹木版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